转行小说

转行小说>叶轩魏忠贤小说无防盗 > 第114章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科学探讨(第2页)

第114章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科学探讨(第2页)

  威力是大,但离朕的预期差了一些,如何改进?”

  众人直呼好家伙,如不是刚刚皇帝肯定了毕懋康的想法,他们都觉得皇帝是在故意为难这孙元化和徐光启。

  毕懋康给了回应,他们也想听听这两人是不是也来个异想天开的创意。

  徐光启和孙元化两人对视了一眼后,孙元化:“陛下,这些问题臣等也思索过,也有些想法。”

  “哦!说说看!”

  “陛下,可否借笔墨纸砚一用?”

  不待崇祯示下,一边候着的王承恩立刻从龙案上拿过笔墨纸砚,铺在了一边的桌子上。

  孙元化提笔蘸墨:“陛下,臣以为研制火器必须明理识性,推物理之妙,合乎事物之特性,才能制成合用的成品。”

  说完直接在宣纸上画了一个红夷大炮的图形,然后又在远处画了几个小圆点,又用直线和曲线将炮口和原点连了起来。

  众人看的一脸懵逼,崇祯却是心中极为震撼,比刚刚毕懋康说的燧发枪的创意还要震惊。

  别人看不懂,他却是看明白了孙元化要表达的意思。

  “陛下,臣试射过很多次,臣发现射程与射角,全用其直势,亦用其曲势,曲势过半,不能杀人矣。”

  大致意思就说,炮弹在空中飞行,既要向前飞,也要向下坠,合成了一条曲线轨迹。

  过曲线顶点后,速度减慢,动能减小,杀伤力削弱,最后速度为零,杀伤力消失。

  这简直是和伽利略对抛物线的论述如出一辙了,这才是崇祯震撼的地方。

  要知道这才17世纪初,还算封建的农业社会。

  “陛下,这就是射程和威力的问题,但这两个问题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,

  射程和填充在炮管中的火药多少、压实程度有关系,放多了就会炸膛,放少了和压松了射程近,

  解决方法就是增加炮管和练铁的工艺水平,或者增加炮管厚度,或者弹重、装药量与火炮口径成一定比例的设计。”

  “再说说威力的问题,红夷大炮是实心弹,臣等也在思考是不是能换成小号的万人敌,或者装满火药的弹矢,

  或者改良火药,同等重量的火药发挥出的威力不一样,

  这些都是臣等的思考,可惜没有银子和人手,臣等也只能空想而已。”

  “好、好、好……孙爱卿,你真是让朕惊喜,让朕开了眼界,让你们回来算是回来对了,有你们在,大明的火器毕竟屹立世界之巅。”

  崇祯毫不吝惜的夸赞着,虽然这玩意在后世很好解决,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是超越了时代性的想法了。

  “不过,朕对火炮也有三点想法,你看看有没有道理。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